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

日期: 2023-02-28 16:05:45
来源: 青龙山管理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wMjMxNA==&mid=2650224269&idx=1&sn=de95cff3a0292876cd671c7f06aaec10&chksm=87e5a4c8b0922dde3ee20ebe8711e8e027ba05b9ae14e8f85d69d109d12699b853903e273e44&mpshare=1&scene=1&srcid=0227WOWhQVifUZfQ808Y7151&sharer_sharetime=1677571554109&sharer_shareid=e16006422dcc048d1a33576c0981d893&key=5e6f669512a98d6890e1ec2c8357d50fa9da1180da96f3fef23338cd5a8558db7f52c83d5f5a88670c48c6d5d3691688f6ec50cc316146398301715c275bcf750d07e21e3e4db288df2746ed80f9abb149cbec8864353cf914b61d42664cf34ff47475a85a363b09278b9766951fa50f1b6c80ea656d2a8dd1a212173250c6d4&ascene=1&uin=MzE1Mzg3OTU1&devicetype=Windows+7+x64&version=6309001c&lang=zh_CN&exportkey=n_ChQIAhIQxSs3j9TBHmz7f8%2Bq17tipxLgAQIE97dBBAEAAAAAALNVI53aMuo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UU%2BS6ckW7z9MxpZT3M01ZDSwUZnwElruhvK9bq2%2FxbuZBzPQNJjDM3SiwAmi3c%2F%2FXLGqHu%2FlX8dT6w%2Bzcu6%2B%2By%2B6CPKOsMr9FokCTOSdubCVS7R%2FD7Dcjx0yq8GKF2oE4FtmcCP0%2BUTUX0jec61CIZudZX%2FuJPlJqv6HuHDpCaGNG8pltpzwnVGdwc6B2DS381t7RM955IQpoaNmjwd11cwynJzosem%2FVnRZvwgQEaXMm0u0S%2BKhh2KW&acctmode=0&pass_ticket=RUz8TxgMRPxYAIVKfdRd18nLRbHjQS4POKyZGgipduMELEwVgx7W60vSELEtJSjFSycw3WBYbNmLOs8twZSAtg%3D%3D&wx_header=1&fontgear=2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

社科网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2-27 17:06发表于北京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汉江上游北岸曲远河口西,是一处集古人类、古动物和石制品于一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保存面积190万平方米,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2001年6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置及地貌
学堂梁子遗址发掘位置
2021—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郧阳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等单位构成的多学科考古团队制定了科学周密的工作方案,采用最新的田野考古规程和前沿科技手段,对该遗址进行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B区远景
B区内景
2022年,考古队在遗址核心B区布设1米×1米探方203个,发掘面积203平方米。在自然层的基础上,以25厘米作为一个操作层精细发掘,目前共揭露3个自然层。第1层,耕土层。粉砂质黏土。内含较小的细石粒、钙质结核块和植物根系。第2层,黏土质粉砂层。深棕色。出土少量石制品和少量零散分布的动物化石。第3层,黏土质粉砂层。黄棕色。出土零星石制品和大量聚集分布的动物化石,化石大多包裹在坚硬的钙质结核中。 

B区地层剖面
B区动物化石
B区石制品
B区出土的石制品大多为搬入砾石,有少部分经过简单打制加工,多为利用自然台面单面单向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石片尺寸普遍较小,未见大石片。工具的修理加工方法以锤击法简单加工为主。出土的动物化石呈杂乱块状或条带状聚集分布,部分骨骼化石保留了原始连接状态,可能表明化石被原地埋藏或未经过长距离搬动。经初步观察,动物种类有猴、虎、鬣狗、剑齿象、犀牛、野猪、小猪、貘、鹿、牛等,总体属于早更新世晚期森林型动物群。 

出土保持连接状态的椎骨化石
出土虎下颌等动物化石
B区石核
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地33米远的地层剖面上,发现了“郧县人”3号头骨。3号头骨埋藏在第3层黏土质粉砂层中,没有明显的变形,提供的形态信息比以前发现的两个头骨更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前两个头骨变形带来的缺憾。 
“郧县人”3号头骨出土照
“郧县人”3号头骨
2022年12月3日上午9时许,“郧县人”3号头骨被提取出土。将4平方米的头骨发掘探方分为四个1平方米的亚方,以2厘米为一个操作层进行精细发掘,系统采集了1400多份用于年代、环境、埋藏、残留物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沉积样品,对每个操作层都做了高清晰度的三维建模,为之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证据。 
这是一次“人类化石、石器、动物化石‘三位一体’的发现”,3号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的解剖学特征,有助于推动对中国境内及东亚直立人来源和发展方向的认识,对全球人类演化系统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材料。难得的是在同一层面上发现人类化石、人类自己打制的石器及动物化石,这对我们认识百万年前人类生活的具体情境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齐泽垚
新媒体编辑:刘星

中国社会科学网

繁荣中国学术 发展中国理论 传播中国思想

69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责任编辑: 青龙山管理员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